践行“两学一做”先进典型

作者: 时间:2017-09-08 点击数:

开拓农耕文化一方园圃的老黄牛

—记许昌学院退休老同志汪庆华教授

在许昌学院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(简称“农博馆”),我们经常可以见到一位清癯而睿智的老人,或为参观者热情讲解,或精心侍弄整理藏品,或在书架旁查阅资料,或在电脑前潜心撰述,他就是在全校广受尊敬的退休老书记汪庆华教授。师生们都说,像这样几十年如一日埋头苦干的老黄牛式老党员,不愧为“两学一做”的好典型!

汪庆华教授生于1952年11月,198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。曾先后担任许昌学院党委副书记和正校级调研员。2005年晋升为教授,系中国伦理学会会员,河南省青少年研究咨询专家,2015年5月被省关工委聘请为河南省青少年德育宣讲团团员。现任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名誉馆长、中原农耕文化研究中心主任、许昌学院关工委副主任。

汪庆华教授在职期间,他主抓党建、思想政治教育、校园文化建设等工作,兼任法政学院伦理学课程教学。先后在《光明日报》、《高校理论战线》、《中国高等教育》等报刊发表论文60多篇,主持完成团中央重点课题、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及厅级项目9项,独著、主编或参编著作8部。曾先后参加中组部、中宣部、中纪委举办的高层研讨会并获得优秀论文奖;获河南省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、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、河南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;获得河南省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、许昌市“五个一工程奖”等30多项厅级以上学术成果奖。

2010年初,学校领导敏锐的关注到我国延续了数千年的传统农耕生产生活方式,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革命性的重大变革,正处在农耕嬗变的历史节点上。学校党委和行政研究认为,中原地区是中华农耕文明重要发祥地,在河南创建一个农耕文化主题博物馆,是非常必要而迫切的。于是,果断作出决定,由当时在任的党委副书记汪庆华主持创建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。3年创建开馆,5年持续建设,倾注了汪庆华教授的大量心血。他带领创建团队历尽艰辛,奔波于全省各地开展调研,深入山乡僻壤收集展品,终于开创性地建成河南省首家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。河南省委宣传部、省文化厅、教育厅、省文物局、省非遗中心等上级机关对我校农博馆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,开馆以来受欢迎的程度和产生的社会效益十分显著。

全校师生对于汪庆华教授的尊敬和赞扬,不仅在于对他在职期间的充分肯定,更在于他退休后老骥伏枥无私奉献。他谢绝某民办高校的高薪聘请,甘愿服从学校工作需要,留在学校继续主导博物馆的深化建设工作。6年来,他仍和在职上班一样,全身心投入到博物馆建设及其研究工作中。师生们看到他退而不休,学而不止,老而不困,奉献不止的仍然全天候满负荷工作,深受感动,无不称赞他对党的忠诚、对事业的执着、对学校的热爱!

现在,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持续深化建设,文化传承和教育后代的社会效益日益凸显。汪庆华教授退休以后对博物馆展品持续补充,成为目前主题突出、特色鲜明、品种齐全、最接地气的国内知名专题博物馆。博物馆坚持每周6天时间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,来自省内外的参观考察者络绎不绝,每年参观者均在十万人次以上。在本馆的影响带动下,省内外已有数十家农耕文化专题场馆在建或落成,汪庆华教授以满腔热情为他们无偿指导或策划。连年来,我校依托农博馆的有利基础,还举办了诸多文化传承和育人活动:连续5年举办“农耕回望·文脉传承”大型图片巡展活动,分别走进大中小学校、公共场所、企业、社区开展传统文化宣传教育;挖掘、整理、传习已经消逝的传统儿童游戏,举办传统儿童游戏夏令营,深受当今儿童的喜爱和欢迎;举办传统春联义写义送活动,得到市民由衷赞赏;举行田园诗歌清明诗会,唤起当代大学生的乡愁情怀;举行聋哑少年专题参观,以特殊方式开展助残志愿活动……这些都充分彰显了农博馆“珍藏农耕记忆、弘扬传统文化、教育子孙后代、传承中华美德”的建馆主旨。对于博物馆取得的成绩,上级有关部门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鼓励,先后被评为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、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、河南省优秀非遗展馆、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品牌、全省高校校园文化重点建设项目特色品牌等。除了本校多个院系在这里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外,许昌市委组织部、宣传部、教育局、团市委等单位均在这里设立了教育实践基地。

启动中原农耕文化研究,全面推进中原农耕文化记忆传承工程。鉴于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河南省谋划建设“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”,努力打造文化强省,我校在农博馆的有利基础上,谋划实施了含有8项子工程的“中原农耕文化记忆传承工程”,努力以农耕文化为切入点融入社会文化事业建设大局,积极主动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做贡献。在汪庆华教授带动下,许昌学院继2011年创建中原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之后,于2016年又创建了中原农耕文化研究中心,形成了一古一今的涉农研究格局;几年来,他带领研究团队在省文化厅和省非遗中心的热情支持下,深入全省各地基层农村开展田野调查,收集到大量第一手珍贵资料,为深入研究和丛书编著奠定了基础;立足于再建一个以文字资料呈现的农耕文化博物馆,农博馆与图书馆联合筹建“传统文化·农耕文明”典籍资料专库,旨在以历史眼光为今后研究者打造权威资料平台,目前已收集到河南省各个市县的地方史志。同时,由汪庆华教授主持,在社会上招募遴选一批专家学者,编著一套大型丛书,深入研究和系统描述传统农耕文化的丰富内涵,该丛书已纳入河南省“十三五”重点出版项目。我校关于农耕文化研究所做的开创性工作,已引起国内学术界的关注,汪庆华教授的文章《留住农耕文化的根脉》于2017年7月11日在《光明日报》发表,中国社会科学网、光明网、中国政协网、中国经济网等诸多知名网站均予转载,在国内学术界和文化建设领域产生了积极影响。

发挥余热,尽育人之责。汪庆华教授除了认真履行学校关工委副主任的职责外,还承担不少具体任务,作为河南省青少年德育宣讲团团员,他每年在校内外开展的党课教育、教师培训、新生教育、机关干部培训等讲座十多场;他具体负责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督导团工作,经常开展文明巡视与督察,为学校文明办当好助手和参谋;2015年,他主持完成的河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“高校稳定工作长效机制构建研究”成果(31.2万字专著),入选河南省教育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资助项目,由郑大出版社出版。

乐于奉献,积极承担公益性工作任务。许昌市治水兴水工程竣工后,为了及时总结宣传水利工程的经验、成果及其重要意义,并为历史留下档案资料,汪庆华教授受许昌市委、市政府水利建设指挥部之邀,义务策划编纂了一套含有5种形式的宣传材料,并主编其中核心材料“许昌市治水兴水文献集《兴水嬗变》”,30.7万字,2016年6月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。

 

Copyright©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. 许昌学院离退工作处